close

開完會後,冰雪聰明的九僮跑來跟我說:「這個月可不可以寫一篇和鍾芭有關的文章?」

 

 

我二話不說地說了:「嗯,應該可以。」

 

 

但沒過兩秒,立刻將這個承諾拋到腦後將近有一世紀之久,直到今天才想起來催命符已經快貼到額頭上了,因此不得不開啟心愛的小白,強迫自己坐在電腦前。

 

 

這次的主題要寫些啥原本一點頭緒也沒有。該再次紀錄編輯時所遇到的危機嗎?我想,應該不會比前一次封面顏色呈現「見到鬼」的狀況來得恐怖(此事件已名列小編編輯生涯中第一恐怖事件,恐怖到連老闆都趕我去拜拜解厄,還送我一個可愛的土地公公仔娃娃鎮壓!事後我才知那沒用,因為是~~月老公公!!>.<~~)。還是,來談談對於鍾芭筆下移民情感的體悟?然而,我只有「移居」經驗──從南部遷移到北部工作。若真要硬扯上邊,那就是我嫁了一個台北人,而我媽跟我爸原先不看好,也非常捨不得我嫁的那麼遠(OS:阿母,比起印度到美國,我的距離台北到台南算近的啦!)──而且都和書中諸多移民的印度父母一樣,非常擔心兒女娶嫁外國人。

 

 

不過,話說回來,除了以上這兩點感想外,在閱讀《陌生的土地》時倒還真的有一些額外的感受。其實,我並不是非常喜歡閱讀短篇小説,因為不喜歡嘎然而止的感覺(雖然有些長篇小說也是收尾收得讓人錯厄!),總覺得故事有種「未盡」之感,很想要求作者「寫下去」!(但有時嘎然而止反而是另一種美好)只是,突然的收尾其實是作者匠心的安排,需要細細品味,就像知名部落客WC說的:「原本對這本書並沒有在期待什麼,但是當看到最末的空白頁時,才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個多麼會說故事的人面前。」的確,作者所帶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,一篇篇看似淡淡、安靜的書寫,都具備了非常強大的內力喔!在《陌生的土地》裡,我看到了鰥夫造訪女兒新居後默默付出關懷的同時,間接了解女兒如同多年前移居的自己,對陌生的城市感到孤獨與不安。看到了印度家庭在面對酗酒的兒子與手足時的不知所措,以及往後所造成傷害。還看到了試圖利用老友婚禮與太太共度浪漫週末的先生,卻因持續到深夜的派對,讓原本的浪漫假期蒙上了一層陰影。更見證了刻畫生死、情愛、以及命運的「海瑪與卡西克」兩位年輕男女的愛情與一生。不僅是移民者的鄉愁、移民者對於自身身份的認同,第二代移民面對父母與朋友對於自身改變的懷疑,甚至是即使移民了,也依舊得面臨婚姻的挑戰、家庭結構的變化、手足之間的爭吵,以及外地者對自己的觀感(即使觀感是好的,也會懷疑自己)。

 

以往,我很難描繪出閱讀時的「感動」,所以「文案」常鬼打牆(喔~這次的文案版本進步到改了四版!),但這幾個月的翻譯書,從描述兩段跨越歐亞大陸與時空的愛情文藝小說、諾貝爾獎大師柯慈訴說老年人哀愁、走出海明威家族悲劇,到描述移民血淚,全都讓人再次感受到文學的「美好」,也非常慶幸有這些書的存在,讓我可以繼續閱讀、繼續書寫下我的感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ine0610 的頭像
    marine0610

    紀錄回憶

    marine06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